导语:
对于个人而言,面对生命中的转变,从学校毕业、换工作、搬家、结婚、离婚、家人往生……别被改变困扰。相反,积极把握这些机会,好好与过去告别,迎接一个一个的重生,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面对发展中的瓶颈,从寻找客户、战略转型、人才选评、产品开发、项目落地……别怕遇到瓶颈。相反,积极的发现这些问题,好好的解决问题,迎接一个又一个突破的新征程,让企业更有价值!
今天有一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一切……
模型的来历:
20世纪,美国,有一个文学老师,在教师岗位上默默耕耘20来年。春风化雨、孜孜不倦的在密尔斯学院(Mills College)教授着美国文学。直到1979年出版了《转变之书》后,他开始了一项新的事业,帮助其他人应对他们生活中的改变。他在书中所讲到的方法就是最开始的变革模型的雏形。
至1991年出版了《管理转型》(Managing Transitions)一书中提出了变革模型,书里对变革(转型)过程进行了框架性的设计,让人们认识到变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单一的时间点。
这个由文学老师华丽转身为组织咨询顾问的人,叫威廉·布里奇斯(William Bridges)(1933–2013)。他发明的框架性的设计叫布里奇斯变革模型(Bridges Change Model),在《PMBOK®指南》第七版中,也叫转变模型。
对于企业也好,对于个人也罢,都有一个永恒的主题:是生命。它是起伏的长度,更是壮阔的宽度。生命,并不是一片坦途,它更像是须历经考验的颠簸航行。
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条通往成功梦想的直线,而是一连串螺旋上升的圆圈。这中间伴随迷失、混沌,然后找回自己,如此反覆;直到某天,逐渐明白生命的意义或者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最终与真正的生命体验感相结合,这便是圆满的生命了。
而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迷失与找回自己的拉扯之中,是紧抓梦想不放?还是不断地放弃原来的梦想,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创造新的梦想?其实答案都在那句“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里。
而在不断的改变中,如何自处?如何适应?就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就像一个人从河边码头出发到对岸,走到半途,却发觉对岸竟消失不见,回头看原来的码头,也已经坦毁在水流之中,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那该是何等可怕。但人生的成长轨迹与企业的发展轨迹恰恰正是如此。
模型的内容:
于是布里奇斯变革模型告诉我们,转变是适应变革的心理过程。必须由内在开始,放下熟悉的过去与那些不合时宜的心态,才得以让自己在转折点上重生。
布里奇斯变革模型
转变的过程包含三个阶段:放弃过去,中间区域(即旧的已经放弃而新的还没有完全呈现),和新的开始。我们可能习惯了“开始-结束”的思考方式,但换个角度,用“结束—开始”的模式可能更好代表人们改变和成长的方式。
一、结束:
结束:先向过去说拜拜吧!转变会在这一阶段就开始引入。它通常与恐惧、不确定性、否认和对变革的抵制有关。比如疫情,和不戴口罩的日子说再见吧!和传统的工作方式说再见吧!
二、中立区域:
中立区域:变革会在这一阶段发生。就像前文的过河案例中,站在了半途,何去何从?勇敢的走下去?还是畏难的退回去?这个阶段,保持开放的心态,保持好奇的状态,就可以顺利经过“中立区”。
三、新的开始:
新的开始:此时,人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开始行动。会接受甚至拥抱转变。他们越来越擅长新的技能和工作方式。大家愿意学习,并因转变而充满活力。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现可以做的更好和值得改进的,时刻做好PDCA。
结语:
急于寻找彻底改变的着急,是不了解重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所需,即使变化了也只是表面的改变,不是重生。这种表面的、不彻底的变化会延续到日后,直到了最终的转变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本文由作者@刘世涵 ,项目管理实战专家
原创发布于管理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