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报考PMP®只是源于一次很偶然的念头,大概是四月份的时候同事喊我一起去参加了PMP®组织的一次户外活动,在路上和同事聊了些关于PMP®内容,知道这次是PMP®改版之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了,回来后和另外两个同事一起商量了下,就三个人一起报名了6月份考试的线下班级,现在想想要是当初只有我一个人准备去考PMP®的话说不定就不会去报名了,果然还是大家一起才更有学习的动力。
我们报名的时候已经4月份了,这个时间点有点晚,线下的课程已经上过一次了,而且直播课也上了两节。报名之后领到两本超级厚的书时(PMBOK®和培训讲义,还有1本小册子),就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感觉内容很多,因此心里快速的排了个粗略的计划,第一,先把PMBOK®通看一遍;第二,补上之前没上的课程(有录播);第三,看完PMBOK®后把汪博士的书籍看一遍,因为同事推荐这本书非常好。粗略的计划有了,接下来的日子就一边上班,一边看书学习以及周末参加线下课程。至于当初为什么选择线下课程,是因为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自制力特别强的人,去现场上课的话一是可以多些互动,二是在现场这个氛围下,可以更加专注的去学习,而不会产生懈怠的念头,或被其他事物所影响。
一共上过七次线下课,每次都是一整天,说到累,确实有一点,所幸上课的位置离我住的地方不远,其次就是刘老师上课讲的还比较有趣,会穿插一些有意思的案例,休息期间也会播放一些有趣的小视频,让大家不至于打瞌睡。在现场的同学也都很认真,大家都在努力的学习着知识,因此上课氛围是非常好的,这是线上看视频所不能感受的,因此,要是有同事或朋友报考PMP®的话,我肯定会推荐线下班。
日子像流水,四月份很快就哗啦啦的流过去了,这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进度是比较缓慢的,一个月的时间,只看了书的前一两章,因为六月份要考试,还是有点紧张的。刚好五一有五天假,当下就决定五一全部待在图书馆了,每天早上去图书馆占位,晚上才回来,这样五天终于把PMBOK®过了一遍,汪博士的书籍也看了几章(看的是PDF),由于感觉汪博士的这本书不错,我就在淘宝上买了本实体书,相较于电子书,我始终觉得实体书看起来更加舒畅。
五月份除了正常的上课(线下课),开始做管理圈的分章练习,这里有个最大的感触,就是做题前一定要把书上的内容过一遍,而不是直接就做,因为这样做题的时候会有个大致的印象,这道题大概是考什么知识,涉及到哪块内容,这样的话即使做错了,也知道自己哪块不足,去查找对应的知识补充下,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不是盲目的做题,这样印象不深下次依然会做错。当然,书肯定多看几遍更好,我其实还是有些偷懒,时间也没安排好,只看了一遍。
线下课上完之后,就开始做综合练习,期间还穿插了几次串讲直播,有时候晚上没空,我都会周末把录播认真的看一遍。我一般晚上做题,早上坐公交的时候对答案看解释,稍微利用下碎片时间。相较于分章练习,我更喜欢做综合练习,因为这样能让自己知道自己目前大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有进步会高兴,错的多了也不沮丧,因为发现了自己知识的盲区。提前暴露总是比在考场上不会做要好多了,这些说明你还有足够进步的空间,同事们都调笑,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是的,重要的不是证书,而是你学到了什么,当然,有证书肯定更好。
我们这届应该是学习时间最长的一届,考试从6月延期到9月初,然后又延期到9月末,挺折腾人的。考试延期的时候我就放飞自我了,没看书也没做题,等到真正确定9月底考试的时候,只剩下两周复习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试的前一天我还做模拟卷做到了一点,早上五点多起床赶往考场。所幸前期的努力没有白费,顺顺利利的通过了考试,这里要说下的是,模拟题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做,因为考试的时候差不多有10-20题是跟考试差不多的题,感谢我前一天晚上没白熬夜。
其实回顾下自己的报考阶段,计划做的比较粗略,但是总体上按部就班的按照班主任的指定的计划走了一遍(除了书只看了一遍),这里非常感谢圣略以及班主任,在我有些懈怠的时候催促我做题,其实PMP®考试并不难,只要摆正好心态,按照计划和目标去一步步实现,就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善始者众,善终者寡。既然报名了,就一定要付出行动坚持到底,不然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金钱,于己何苦。最后,祝大家都是5A。
有想学习PMP®的小伙伴推荐我的顾问老师-阳阳老师,微信:1858881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