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去年12月考了PMP,准备今年再接再励考个ACP。虽然之前也接触过一些敏捷相关的工作,但还是希望全面系统的学习一下这个领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反正多学点东西总是没有坏处的。当时是3月份报名的,正赶上疫情,原定于6月份的考试也推迟到9月份,这样就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备考了。而且疫情期间也不能出去,宅在家里学习也能缓解一下焦躁的心情。其实很多事情着急也没用,我当时是在湖北老家,比其他地方还要晚解封1个月,与其天天关注什么时候能返深,不如静下心来备考,让自己每天过的充实才是最重要的。从整个过程来看,我觉得备考其实就是一场敏捷实践,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样用敏捷做好“备考”这个项目的。
1. 需求梳理会
报名之后,基本上可以梳理出接下来要完成“视频课程”,“看书”,“刷题”这几个需求,大致预估一下每个需求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工作量),当然也可以确定一下每个需求的优先级,很明显“视频课程”是优先级最高的,而且跟后面的两个需求也是有关联的,“视频课程”会让你掌握敏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这个前提下去看书才不会觉得枯燥。
2. 迭代计划会
接下来就很明确,第一个Sprint的目标就是完成视频课程了。视频课程一共有46节课,这个当然是要全部看完了,但是看的过程中还是可以运用一些敏捷的技巧,比如前面三章讲的是敏捷的核心思想,是后面所有章节的指导原则,所以这三章一定要认真的细看,特别是对于没有接触过敏捷的同学。后面的内容,如果碰到你已经有所理解的话,可以加快倍速看完,我当时用的是1.5倍速。而且不用规定每天要看完一个章节(这是典型的瀑布式做法),可以根据每节课程的时长,熟悉程度,播放倍速决定整个章节多长时间看完,这其实有点类似“计划扑克”,合理的估算每个用户故事的工作量。
3. 每日站会
到了7月份,我就开始刷题了。每天上班的路上,我会坚持把一套综合测试题做完,这个必须坚持下去,等到下班的时候可以再把错题重做一遍,做到温故而知新。这就有点像每日站会,自己对自己汇报一下,今天做了哪些题,遇到了哪些不理解的知识点(遇到了哪些困难),可以再回到讲义再巩固一下,也可以把有些题发到群里,请求大家的协助(需要团队的协助)。还有每日练习也要坚持做,虽然题不多,但都是老师们选出来的精华,而且答案解析都很详细,有助于对敏捷的加深理解。
4. 迭代评审会
最后的两套模拟题,其实就可以当作迭代评审会了,这个必须要认真对待,就像你真的在做一个项目成果演示一样。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定好闹钟,就像真的考试一样,尽全力给出最优答案。在我平常的工作中,也有些团队不太重视这个迭代评审会,认为只是演示一下产品特性,并不是真的发布,有点缺陷或瑕疵也没关系的,这样的做法其实很不合适。很多时候,迭代评审会对于项目质量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在意识上提供认识。
5. 迭代回顾会
终于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了,布丁老师的两次串讲,让我感觉离成功还有点距离。我还记得他当时说:“这2套题正确率没有达到85%的同学,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听到这句话之后,我倍感惭愧,因为我就属于这类同学。不过没关系,这样的反思,其实就是一次迭代回顾会,通过老师的串讲,可以把有些大部分同学做错而我做对的题(做的好的地方)标记出来,再思考一下当时为什么选了这个选项;再把做错的题(做的不好的地方)对照着老师的讲解,结合教材再重点理解一下;再把有些明显能选对的但由于自己粗心做错的题标记出来(这个就要制定改进措施了)。
经过了这几次的迭代,我也终于顺利通过了考试,拿到7A的好成绩,当时看到这个结果还真的有点意外,因为当时考完试其实还没有多
大把握,好多题都有点摸棱两可。所以大家也一定要有信心,只要你认真的做好“敏捷备考”,拿到7A其实不难的。
最后分享这张Scrum框架全流程,对照着这张图理解一下Scrum的3355,肯定会加深你对敏捷的理解。
还有在读第10本教材《如何构建敏捷项目管理团队 ScrumMaster、敏捷教练与项目经理的实用指南》的时候,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做好敏捷教练,需要首先转变自己的思想。
最后的最后,还要感谢圣略咨询的老师们,只有在你们的悉心教导和督促下,我才能顺利通过考试。特别是考试前嘱咐我们携带必须物
品的这张“一图流”,真的很贴心。
关于ACP的考试报名可以咨询圣略咨询阳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