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PMP和ACP 双证懒癌小可爱,我终于来写个文啦!
来,我先说一下我的备考过程:
我始终觉得,我报考ACP那天的全套操作,现在看来是阳阳老师的一个“阴谋”。
去年10月16日,我重感冒请假在家昏迷,看到阳阳老师发了个朋友圈,“吹嘘”说ACP有多么牛逼,于是我就顺手问了句,12月考试什么时候开始啊。天地良心,我那个时候仅仅想咨询一下ACP究竟考啥,但是经过一番迷幻药一般的操作之后,阳阳老师就已经成功说服了我着急忙慌地赶报了12月8日的ACP考试,并且成功说服我付了考试费…
于是大病初愈的我,一脸懵逼地就出现在了10月20日圣略咨询ACP深圳培训班上了(没错距离报名四天而已)。经过两个周末的实战培训,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每次培训必迟到”的表现为布丁老师深深记住,结课时也不忘点出来评价我…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的,11月底我新领了一个mission impossible,每天状态从9-9-6直接跳到9-12-7,于是匆匆忙忙延考至3月30日。经过项目拼杀上线,大病两场,终于赶得及临急临忙抱佛脚,顺利考完试,在焦虑和煎熬中等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pass。虽然PMI官网始终还显示no exam analysis data to display,但是布丁老师说“你就是我认为的7A”,那就够够啦~嘻嘻!
所以,现在我就能装逼地来说一下备考心得啦:
说实话,报考那个时候我对于敏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这是一种超快速迭代”的纯外行层面,加上报考这个决定来得仓促,所以上课的时候我内心确实是有些焦虑的,担心仅仅几次的面授实战,外加基本没有多少时间的自习,来不及应付12月8日的考试。
旧年参加PMP备考培训的时候,PMP有一本厚厚的官方指南,知识框架是清晰的,培训的时候老师有章法可循,培训班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如何深入浅出地阐述理论,并辅以实例应用。而ACP却是一门没有大纲的散装课程,官方无指导用书,培训班则给出了11本的参考用书,在初期了解的时候有一种只见山林不见树木的茫然感。布丁老师的课程,主体是实战,在课程初期进行了敏捷概念的导入,用很快速清晰的方式解释了敏捷和ACP认证考试之间的关系。两个周末的培训,理论和实战结合,通过模拟项目演练的方式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到了敏捷的整个流程和要点,这在后期自行阅读看书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帮助理解的作用,所有的环节都有演练场景对照,理论结合实际应用,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对于待考ACP的同学,我想我的备考建议是比较简单的:
1. 管理学是一门玄学,如果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没有工作运用需求,学了等于白学。所以如果你想要报考PMP、ACP,请你一定要拥有一颗将管理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决心和目标,不然证书拿到家里只能放在抽屉,它会寂寞得哭的。
2. 无论是PMP还是ACP考试,我都持理解为先的观念,非常不建议大家刷题。考完试总有同学来问刷了多少题,我就很纳闷为什么要刷题。管理学的理论都是基于实践,最后抽象出来的,所以与其苛求于选项的B或者C一字之差哪个对,不如更仔细研究一下题干描述的场景,理解出题意向,抓住考核要点,联系到相关理论,选项之间的差异就会更显而易见了。
3. 学习管理学,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上,得有一个全面的大局观,不能纠结于现在的点、现在的局部、当前的阶段性交付,而是要长远地、全面地、联系地角度去看待问题。考证只是一个为实践找到理论支撑、理论结合实践操作的开始,考证之后的工作运营和进阶学习,才是漫漫长路,吾愿与大家共上下求索。
谨以此文感谢谌阳老师、布丁老师,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新出炉的毕业生我,懂的。
ACP报名可以咨询圣略阳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