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目标如何达成? —— 制定可行的进度计划
**如何让进度不偏离计划? ——控制进度
当被任命为项目经理去管理一个较为复杂的项目时,在识别相关方、项目范围后,进度与计划管理便是我们最核心的主题。如何做好相关准备呢?笔者抛砖引玉来给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心得吧。
进度计划的规划
项目初期,涉及该项目的各级领导,往往都会比较关心项目推进的进展,而项目范围又较为复杂,涉及相关方较多,需要滚动方式来渐进识别。
故,制定出一份进度计划的规划,同步给项目相关方,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满足大家对项目状态信息的及时获取。一般采用专家判断、专题会议两种方式。
主要活动识别与定义
通过对需求的逐步分析与识别,召开项目启动会议,明确各方职责、里程碑计划,以及关键活动、风险、资源等。
工作包需分解为较小的子活动(如:活动所需时间≤2人天),便于执行监控与控制风险,此过程会随着需求的逐步明确而滚动式调整。团队成员参与细化的过程,有助于得到更好、更准确的结果。
活动依赖与工作量估算
当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系统、多个工作包时,定义工作之间的逻辑顺序,明确相互间的强制性依赖先后关系。
需求初期,工作量偏差往往达到±30%以上,当需求明确且开发设计完成后,工作偏差便会得到有效控制,研发实施偏差一般要求在±10%以内。笔者给大家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工作量评估方法:
** 类比估算,精确度取决于评估人及历史项目数据准确度;
** 三点估算,即(最乐观+最悲观+4×最可能)/6;
** WBS估算,任务分解较小(如≤2人天)的工作包,自下而上估;
** 专家评审,职能体系中设立的专职、虚拟组织,或资历较深的人。
进度计划的输出
各个活动工作量作输入,根据相关方能够投入的资源日历,评估实施周期。
进度计划的输出,以展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计划日期,持续时间,里程碑和所需资源。
其中,如何识别项目关键路径最为重要,即项目中时间最长的活动顺序,决定着可能的项目最短工期。
进度计划的控制与变更
即便有详尽的进度计划,脱离了任务监控,也会给项目按计划实施带来不同程度的执行风险,常见的影响因素示例如下:
综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集中办公,统一高层汇报、周例会等沟通形式,以及各类报告的模板,定期(不同阶段可设置不同的监控频率)监控项目活动状态,更新项目进展,管理进度基准变更,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降低风险,方可使项目按计划执行。
任何一个项目,都无法避免产生变更,而变更也将会带来范围、计划、资源等方面的风险与问题发生,有些是致命性的影响,有些是局部性的影响;有些可控,有些不可控。
项目变更需要适应团队的流程与标准,以供团队参考:
篇尾总结
在项目开始前完整的进度规划及制度要求,能让项目相关方掌握项目组的执行路线图,做到心中有数、边界清晰;
通过产品和架构逐步明确,任务分解完成,一份完整的进度计划出炉;
在达成共识后,仍有可能出现未知风险,全员在统一的制度要求下统一行动原则,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总之,进度计划管理是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控制,用以确保项目过程和成果满足各方需求,达成项目优质投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苏项荟”,作者 苏宁金融-苏苏。项目管理爱好者,爱工作,更爱生活,人称阳光温暖的小小苏先森。
管理圈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