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故事地图已经成为敏捷需求规划中的一个必备方法。
故事地图是一门在需求拆分过程中,保持全景图的技术;
是连接开发和设计的桥梁;
可以使我们专注于用户和用户体验,产生更好的沟通效果,最终做出更好的产品。
本文按照用户故事地图的步骤,梳理可能用到的实践、方法或工具,作为用好故事地图的武器库。
故事地图的步骤
故事地图制作步骤会根据应用情况不同略有不同。常见的场景,如新产品规划、版本发布规划、现有产品需求梳理、需求拆解,优先级排序等等。
虽然步骤略有不同,主体框架和原则是一致的。比如都是按照发散-收敛模式,都要讲故事而不是写故事等等。
本文按照如下五个步骤,制作用户故事地图。
Step1 创意框架
精益创业、商业画布/精益画布、价值主张画布、电梯测试等。
Step2 写大故事
用户画像/企业画像、客户旅行地图、影响地图等。
Step3 探索
设计思维、精益数据分析。
Step4 发布策略
MVP、“正好-更好-最好”游戏、MoSCoW方法、Kano方法、需求优先级矩阵。
Step5 开发策略
实例化需求
Step1 创意框架
故事地图是从讨论机会开始。
创意框架阶段,主要是胡子老师说,产品论到极致的三个问题:
你的用户是谁?
你能给带来什么价值?
如何与他们建立连接?
(来自公众号:姜胡说)
在这一阶段,补充内容有:
精益创业
商业画布/精益画布
价值主张画布
电梯测试
精益创业
企业最大的浪费不是员工上班玩手机,而是构建出的产品没人用。
精益创业的目标是,做一个能卖出去的产品,而不是卖一个能做出来的产品。
精益创业思维,在整个过程中都有渗透,如用户故事的发布策略,影响地图选择优先级等。
商业画布/精益画布
一页纸的商业画布,更容易让我们抓住商业本质。
精益画布聚焦创业者的同时,更聚焦执行。
价值主张画布
价值主张是指对客户来说什么是有意义的,即对客户真实需求的深入描述。
价值主张地图可以与精益/商业画布很好结合使用。同时,为后续用户细分打下基础。
电梯测试
在乘电梯的30秒内清晰准确地向客户解释清楚解决方案。
以精炼的语言刻画产品服务于谁,解决什么问题,产生什么价值,有什么优势。
为了.........(目标用户)
他们的.........(痛点和业务目标)
这个.........(产品名称)
是一个.........(产品类型)
它可以.........(为客户做什么,带来什么价值)
而不像.........(主要竞争对手)
我们的产品.........(主要差异优势)
相似的工具还有,制作愿景图、封面故事等,目的是明确产品愿景,让整个团队对产品目标达成共识。
Step2 写大故事
这一过程主要是,确定关键用户,讲完整故事,重广度而非深度。
在这一阶段,主要内容有:
用户画像/企业画像
客户旅行地图
影响地图
用户画像/企业画像
针对不同场景对用户进行分类,给每类用户建立用户画像。
尽量使用真实的用户画像,而不是使用虚拟画像;
尽量描述行为,而不是用基本属性区别;
画像是为场景服务,不要脱离场景讨论它;
对于ToB业务,可以绘制企业画像;
有时可用移情图,丰富用户画像。
客户旅行地图
客户旅程地图讲述了用户经历的故事:从初次接触,形成契约,进入到一个长期合作关系。
目的是更快的了解用户;
它可以关注故事中特定的部分,亦或给出一个完整体验的全貌。
它总是在确定用户与组织的关键交互行为。
它讲述了用户的感受、动机以及在每一次点击遇到的问题。
在工具在后续的探索中也可以使用。通过了解用户体检,寻找痛点、痒点和改进点。
影响地图
通过影响人的行为来影响目标。
对什么样的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才能帮助实现目标;
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功能(或服务),才能产生这样的影响。
Step3 探索
该步骤主要探索细节、风险等,面对着地图,讨论:
用户在这一步做什么?
还有其它选择么?
存在什么风险?
有何替代方案?
如何用的更爽?
在这一部分中,补充内容有:
设计思维
精益数据分析
设计思维
把创意像公式一样“推导”出来的方法,就叫做 Design Thinking --老刘(刘人杰)。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解决问题,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多角度地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设计思维不仅仅是一套流程,还包括很多实用工具或方法:
(图片来自公众号:张在旺)
精益数据分析
精益数据分析是精益创业在度量过程中的一个有效补充;
在制作故事地图时,对设立目标、故事探索都要充分考虑度量内容;
挑选一个唯一的对你当前阶段无比重要的指标为第一关键指标(OMTM);
(精益数据分析循环)
Step4 发布策略
发布策略一步骤核心关注问题:
如何制定发布策略;
如何需求排序。
关于优先级排序,补充要点:
为特定的业务目标、客户和用户确定优先级,然后再为他们目标确定优先级,最后才是功能。(特别是ToB业务,客户可能有自己目标,或政治任务,需要优先满足)
在这一部分中,补充内容有:
MVP
“正好-更好-最好”游戏
MoSCoW方法
Kano方法
MVP(最小可行产品)
最小可行产品是为了验证假设而做的最小规模的实验。
聚焦于成果,即产品发布后用户能使用和感知的东西,切分发布计划应以成果为导向。
“正好-更好-最好”游戏
这是一个分解故事的简单技术之一。实际上也可以用在发布策略上。
正好:一开始讨论什么是正好,只是正好而已,解决基本问题;
更好:讨论如何变得更好,基本让用户满意;
最好:讨论如何变得最好,可能会超出用户预期。
MoSCoW方法
区分出哪些是必须做,应该做,可以做,和不要做的需求。
故事地图作者Jeff Patton更倾向于分两种:做或者不做。
Kano方法 卡诺模型
KANO模型来说明产品需求与用户反应的潜在关系。
基本型需求必须满足,期望型需求要清晰明了,兴奋型需求是引爆的关键。
需求优先级矩阵
根据价值和风险确定需求优先级,优先完成高客户价值高风险部分。
这些需求都属于重要的需求,尽管实现起来很困难,但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处理它。
横轴的“风险”也可以换为“复杂度”,则变为价值-复杂度矩阵,优先级顺序不变。
Step5 开发策略
该部分主要解决问题:
如何制定开发计划?
如何让需求与开发过程更好的结合?
通过“开局、中局、末局”策略切分需求,制定开发计划。
运用迭代思维持续评估和打磨产品,运用增量思维做加法。
想做的事情总是缺人缺时间,制定产品开发的MVP。
少即是多,最小化输出,最大化成果和影响。
实例化需求
以终为始,从目标中获取范围;
实例化需求说明可以帮助构建正确的产品,而技术实践可以确保产品正确的构建;
实例化的需求说明就是测试,测试也是需求说明。
以此打破需求沟通中知识的诅咒。
小结
我们按照故事地图的五个步骤,补充了一些内容,有些内容可以在不同步骤中使用。
实际上还有很多工具、策略、方法或实践可以更好帮助制作用户故事地图。如果您觉得哪些对您帮助很大,欢迎留言加入进来。
正如《管理3.0》中提到,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在某些场景还是有效。具体选择哪些方式,要根据具体上下文选择。
本文由@巩敏杰 公众号:敏杰的敏捷,原创授权发布于管理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