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有一样东西,前进一步就天地宽广,那一定是思维结构。转变思维结构,能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处理的方式和处理的结果。如果具备有条理、系统性的思维结构,我们就能从容地待人处世,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我想这是我们每位职场人都希望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对于项目经理来说,具备结构化思维,经常性地使用结构化思维来做项目,则会起到更佳的效果。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以我自己为例来说,在初始转岗项目经理时,并不具备这样的结构化思维。这里主要表现在:
做项目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开展;
当慢慢知道怎么开展项目时,时常性的考虑不够周全;
亦或者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想到解决什么事情就解决什么事情;
经常性地被领导询问项目进度,完成情况等等,总体就是很被动;
在和团队成员沟通时,啰啰嗦嗦,讲半天,团队成员也没明白要讲的是什么;
在和领导汇报时,讲了很多内容,但没有条理,也没有主次,被领导diss。
这些都是属于缺乏结构化思维。然而,项目经理要把项目做好,持续地培养和构建结构化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一、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谈及结构化思维,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习语文开始,就在学习结构化思维,比如我们写作文,采用总分总,或者先观点后论据;再比如先归纳后演绎,或者先演绎后归纳。还有我们所熟知的金字塔思维: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这些都是结构化思维。
这么来看,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结构化思维,从某种维度上来说,确实如此。但问题在于,当我们走向工作岗位,所负责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关系紧密,甚至有些问题还错综复杂,使得我们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无从下手,理不出头绪。
虽然我们从小学就学习了结构化思维,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潜意识里使用,而不是有意识地使用这种思维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尤其是进入新的领域,以及缺乏工作经验的岗位,这种缺乏意识的使用结构化思维会更加地凸显,进而限制我们的进步。比如从技术骨干,走向项目管理岗位,缺乏经验的时候,是很难有意识地去使用结构化思维的。
那究竟什么是结构化思维呢?
百度百科从管理学角度的定义是:结构化思维(Structured Thinking)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开展,取得高绩效。当你这样做事的时候,你就拥有了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一书的定义是:结构化思维是一个建立清晰、稳定、有序的思考结构,建立结构化思维,可以使知识体系从零散化到系统化,从无序到有序,从低效到高效。
从定义中,我们知道,结构化思维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的,深度分析和思考,意味着我们不再依靠本能和情绪来处理信息和做决策,而是会理性分析、挖掘本质、抓住关键。
所以,我们职场人都需要构建结构化思维,来助力职场的发展。而对于项目经理来说,更是如此,既要管控目标(处理好事),还要梳理人心(服务好干系人),构建结构化思维,不仅可以更加专业的做好项目,更可以赢得领导和团队成员的认可。
二、如何构建结构化思维
在谈如何构建结构化思维时,先测试一下自己是否具备结构化思维。以下这套自测题来自于《结构化思维》这本书P37。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按照1-6分的标准为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做完之后进行分值的统计。
分值越高,思维越有结构;分值越低,思维越片面。其中60分以上,表示思维结构化程度高;24分以下,表示结构化程度低。结构化程度高的则可以不用继续往下看了,而如果结构化程度低的,则建议参考如下方法和原则,来构建自己的结构化思维。
1、经常性地进行归纳和演绎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我们的碎片化时间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多时候,学习的知识,包括在工作中参与项目的经验积累,大都是单点的模式。长此以往,使得我们大部分的时候形成了一种点状思维。所谓点状思维就是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信息点没有发生连接,以至于这些点状信息在大脑中是独孤的存在。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养成复盘和总结的习惯,经常性地进行归纳和演绎,突破单点思考问题的方式,建立起线性思维。所谓线性思维,就是将两或多件事、两或多个概念串联起来彼此关联,相互连接。
归纳和演绎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概念了。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是从已知的信息推导得出一个结论。复盘四步法的第四步——总结经验,其实就是通过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根因),然后从这些原因中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一般性的规律,进而提炼形成方法论。
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进行推导,得出具体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使用的:问题-原因-解决方案,就是典型的演绎方式。这个常见的模式,和早前分享过的全局思维:发现问题-界定问题-探究根因-制定方案-评估方案-做出决策,如出一辙。很显然,要解决问题,得先发现和界定是什么问题,然后分析原因,原因不同,解决方案自然会不同。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项目经理学习PMBOK,在学习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如果只是单独的学习这些知识或概念,那大脑中对项目管理四要素的理解,就只是这4个概念。但如果我们可以将这四者更好地进行归纳,则会发现,这四要素不正是讲的项目目标吗。
同样,项目经理在做项目的时候,往往不知道项目目标怎么去确定。这个问题抛出来之后,得思考是哪些原因:不清楚要做哪些事情?不清楚要做多久的时间?不清楚有多少人力资源投入?不清楚产品最终要做成什么样?针对这些不同的原因,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具体做哪些事情(范围),需要推算完成的时间(时间),需要盘点人力资源和投入的成本(成本),需要评估和确定产品最终的品质(质量)。
所以,归纳和演绎是有助于帮助我们改变点状思维模式,逐步建立起线性思维。当具备线性思维之后,还需要学会用多个线性思维组成结构化思维,用多角度、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2、学习并刻意练习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金字塔结构是结构化思维的具象化,它很直观地体现了结论、论点、论据组成的先总后分的结构,也就是我们经常性提到的,结论先行。尤其是在向上沟通汇报的时候,结论先行,往往可以获得积极的反馈和认可。
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有具体介绍金字塔原理的四项基本规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
那怎么来刻意练习金字塔结构呢?以我自己的经验和推荐的方式之一就是写作,或者至少经常性的写下来。写下来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思考的,写下来再讲也有助于我们陈述时更加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比如需要去和领导汇报阶段性项目进展时,在汇报之前就可以先写下来,汇报的主要结论是什么,基于这个结论,第一、第二、第三分别是什么什么。诸如此类。长期的刻意练习,会慢慢地在自己大脑中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
3、建立流程并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关于流程,我们已经讲过很多了。项目经理需要特别关注流程的建立,并且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尤其是对于中大型项目来说,这点至关重要。
之所以要特别关注并建立流程,是因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流程,可以构建起有效的结构化思维。比如在一个项目中,早前分享的一个版本的研发流程(参考如下图),就将一个版本的研发过程,分解为版本评审、设计方案确认和计划排期、版本开发、验收和测试、发布、外网观察和完结、外网问题处理和总结这7个部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思考和把控版本的研发过程。
三、项目管理结构化思维的实践
当我们学习并真正掌握结构化思维之后,所能够带来的益处不言而喻。以项目经理接手一个项目来说,则不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也不会陷入不知道如何开展项目的窘境。那么项目经理如何运用结构化思维来开展项目呢?其实就是通过多次项目的实践,逐步形成自己做项目的套路。这样无论是什么项目,当开展一个新项目时,都知道如何开展。
1、接手项目的时候,先弄清楚背景和目标
这是首要的,项目经理在接手项目的时候,切忌拍脑袋,立马开干。试想,连做什么项目,项目目标都不清楚,这不就等同于前进的方向迷失了,如此怎么能做好项目呢?所以,先弄清楚背景和目标,比立即开始去做显得更为重要。
2、识别所有的干系人,并确定核心和关键干系人
项目是由人参与,最终由人完成的。所以,要识别项目的干系人,尤其是核心干系人,因为他们往往对项目起着决定性作用。除了核心干系人,还有关键干系人,往往是项目团队中的关键骨干,对项目成败起着不可忽视的效用。人员搞清楚了,才可以更好地安排事情。
3、明确项目的范围和优先级,并按阶段进行规划
要开展一个项目,得要明确做这个项目,具体会涉及到哪些事情,这些事情的优先级是怎样的。
当事情都明确清楚之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正所谓三思而后行,作为项目经理,要特别关注对项目的整体且系统的规划,让项目可以按照规划和阶段管理而进行。一个成功的项目,通常都是会按阶段进行管理的。
4、对项目名目标进行分解和论证
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一些中大型项目。当大的目标确定之后,还需要进行分解和论证,确保目标是切实可达成的。分解的过程,也是风险识别的过程。
5、明确权责,事有人做,责有人负
项目在正式执行之前,要权责分明,每件事情都应该有具体的责任人。对于复杂的项目,涉及到多人配合及协作时,更加需要明确或指定一个负责人。此外,还有一些边界模糊的事项,也都需要界定清楚具体的负责人。
项目经理需要清楚的是,如果是人人都负责,就意味着没有人负责,所以通常情况下,项目任务在执行过程中的责任人都是唯一的。
6、制定项目计划,对项目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目标、人、权责都清楚之后,项目经理需要制定项目计划,项目需要被计划管着。没有计划的项目,注定是难以走向成功的。不要误以为敏捷不需要计划,更不要打着计划不如变化的旗号,认为计划不重要。相反,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需要计划。
此外,计划的制定,也是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控制,确保项目过程有保障。过程有保障,结果才可能有保障。
7、搭建受控环境,让项目管理过程受控
管控目标,主要在于管控。项目经理要搭建受控环境,必要的流程,规则,可视化,工具,闭环等,都是可以有效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管控。
8、预防为主,做好风险管理
项目是逐渐明晰的,这个过程,项目经理要尽可能地去识别可能的风险,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计划,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期推进。
9、重视验收,及时进行回顾和总结,持续改进
制定计划,包括里程碑计划的确定固然重要,但最终都是为了交付验收,因此在计划制定的时候,就需要确定验收节点。
项目的最终完成,都是需要进行 验收的,通过验收才能确定或者保证项目是按照预期来实现的。
通过验收发现的问题,继续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且持续改进。
本文来自公众号:项目管理跃迁(xmglyueqian),作者:徐州
授权发布于管理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